首页    (二年级组)““越野行动”主题与规则
2年级

(二年级组)““越野行动”主题与规则

展示形式为技能测试加现场展示两部分组成,技能测试为纸质试题,或题库抽取搭建测试题,具体题目内容以现场公布为准。
总分由技能测试20%+现场分80%组成。

背景

2006年7月1日 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。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。其中,西宁至格尔木段于1984年投入运营。2001年6月开工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,全长1142公里,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达960公里,最高点海拔5072米,经过连续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,工程破解了多年冻土、高寒缺氧、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,是世界上海拔最高、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

展示形式为技能测试加现场展示两部分组成,技能测试为纸质试题,或题库抽取搭建测试题,具体题目内容以现场公布为准。

总分由技能测试20%+现场分80%组成。

以下为实体展示规则。

一、主题

主题:本次主题为“越野行动”。

二、组别及队伍设置

组别:二年级组,每支队伍由1名选手和1名指导老师组成,选手为2024年9月-2025年6月在校的小学二年级学生。

三、展示场景:

1.场地图和道具

1.1 场地图采用彩色喷绘布,尺寸为 2400mm×1200mm,如图 1 所示。展示现场,场地地图铺在地面上,组委会会尽力保证场地的平整度,但不排除场地褶皱等情况。

1.2 展示环境:展示环境为不规则分布在场地中,并连接入出发区和返回区。

1.3 出发区:是一个边长为 250mm 的正方形区域。它是机器人启动的区域。展示活动开始后机器人由此处出发前往任务区域。

1.4 返回区:是一个边长为 250mm 的正方形区域完成场地任务后回到返回区域。

1.5 道具:道具摆放位置随机,展示活动开始后由裁判组确认摆放位置后公布信息为准。

如图一:

注:场地图线路、背景及道具模型为范例,具体以现场提供为准。

2.机器人

2.1 展示活动现场,各选手使用组委会提供的设备,如需使用个人设备需提前申请且设备需与组委会提供一致。

2.2展示队伍应自行设计和构建机器人。展示活动中,每支展示队只能带入和使用 1 台机器人。

2.3 机器人在启动区中的尺寸不得超过长 200mm×宽 200mm×高 200mm。展示活动开始后,可伸展超出此尺寸。不允许使用3D打印件、胶水、扎带、双面胶等辅助材料。

2.4机器人上只允许使用一个控制器,控制器电机端口不超过2个,输入输出端口不超过3 个。

2.5机器人上使用的传感器不限种类、数量和安装位置。

2.6机器人上只能有两个驱动轮,其直径不得大于70mm,且必须各由一个电机独立驱动。

2.7 机器人必须内置电池,不得使用外接的电源。输入额定电压不得超过6V。

2.8 机器人只允许使用无线遥控器,遥控器与机器人之间的通信方式只能是蓝牙及 2.4G 两种。

2.9 机器人必需使用塑料积木件搭建,不得使用 3D 打印件,不得使用螺丝、螺钉、铆钉、胶水、胶带等辅助连接材料。设计尺寸是基于标准的 10 毫米积木。

3.展示任务:

每场展示活动各队伍为遥控控制机器人沿场地任务完成各个任务,完成任务后,展示队伍的机器人需回到返回区结束任务。

展示活动时间为120秒,在120秒时间内需完成场地上所有任务。

展示活动中实际使用的任务模型、摆放位置,可能与本规则上的图形稍有不同,参赛队应具备适应能力。

以下为比赛中机器人要完成的任务。

3.1出发

机器人沿路径离开启动区,机器人垂直投影完全离开启动区,完成任务得50分。

未完成救援开始任务,展示活动结束。

3.2穿越高台

机器人出发后需通过高台,尺寸由一个长30cm宽30cm高2cm的平台加两个斜坡组成。

机器人平稳通过高台得50分。

3.3过窄道

场地上摆放有长为30cm宽为17cm 高为15cm的窄道,机器人需要顺利通过窄道。

完成窄道任务得50分。

3.4减速带

场地上摆放有减速带装置,长为15cm宽为16cm高为0.5cm,机器人平稳通过减速带。

完成减速带任务得50分。

3.5清理障碍

场地上摆放有3-5个障碍物,机器人需要把障碍物推离路线,垂直投影不与路线接触。

完成清理障碍任务20分/个。

具体道具以现场提供为准

3.6单边桥

场地上摆放有单边桥道具,机器人需要将小车单边的轮子通过长为15cm宽为5cm的平台加两个斜坡组成。

机器人完成单边桥任务得50分。

3.7返回

机器人完成场地上所有任务后回到返回区。

机器人垂直投影接触返回区则任务完成,得50分。

4.展示活动说明

4.1 检录

检录时,展示队伍可携带机器人整机入场,但需通过全面检查。选手应对不符合规定的地方进行修正、改进,复检通过后方可进入准备区和参加展示活动。进入准备区的队员不得携带 U 盘、光盘、手机、相机等存储和通信器材。

4.2搭建与编程

展示队伍在第一轮开始前至少有 90 分钟的机器人搭建和程序调试时间。裁判组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调试时间,并在每一轮的调试前向所有展示队伍宣布。

展示选手需要按照现场秩序,有序地排队进行编程及调试,不遵守秩序的展示队伍可能会被取消展示资格。编程调试结束后,机器人由裁判封存,展示队伍未经允许不得再接触机器人,否则将被取消展示资格。

裁判示意展示活动开始后,仍没有准备好的展示队伍将丧失本轮展示机会,但不影响下一轮的展示。

4.3选手展示活动

展示选手在正式展示活动前有 1 分钟的准备时间。选手需在准备时间内恢复并确认场地任务,准备好上场机器人。选手准备完毕向裁判示意可以开始展示活动。

4.4正式展示

示意展示活动开始后才可触碰遥控器控制机器人,展示活动共分两轮,单轮展示时间为120 秒。展示队伍的机器人出现下列情况,将停止计时并结束本场活动,并记录时间数据。

1)机器人任务失败且无法继续执行后续任务;

2)展示队伍完成返回任务;

3)计时到达 120 秒;

4)展示队伍主动结束展示活动(选手需举手示意并说出“结束”,

否则可能被判定重置从而延后停止计时)。

4.5重置

控制机器人以下情况需要将机器人重置回出发区:

1)选手向裁判申请重置的;

2)机器人完成任务时形成卡死状态的;

3)机器人脱离道路或脱离场地的;

4)选手未经允许接触任务道具或机器人的;

5)机器人破坏任务装置的。

每场展示活动中重置次数不限,每重置一次扣10分,重置过程中不会停止计时。 选手在出发区以外的区域接触机器人,则判定为 1 次重置。若选手在场地以外接触任务模型,则该任务失效不能再继续完成,并计 0 分(即使该任务已完成),并判定 1 次重置。若机器人破坏任务装置,该任务不得分(即使该任务已完成),并判定 1 次重置。

若出现以上情况需重置,选手需举手示意并说出“申请重置”,否则可能被裁判判定为结束展示活动。

4.6展示活动评分

展示活动期间,规则中如有未尽事项以展示活动委员会现场公布为准。

4.6.1.展示活动得分

最终得分 =任务分+时间分+完成任务奖励分

4.6.2.时间得分

机器人完成所有任务后回到返回区,选手应立即示意裁判计时。剩余时间按区间获得时间加分。(120秒任务时间段取剩余时间的整数部分四舍五入计算,4.97 秒取 5 秒,10.3 秒取 10 秒)

1)剩余时间<5 秒,时间分为 5;

2)5 秒<=剩余时间<=10 秒,加 10 分;

3)10 秒<=剩余时间<=15 秒,加 15 分;

4)剩余时间>=15 秒,加 20 分。

4.6.3.任务奖励分

机器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,在有效时间范围内一次完成所有任务的奖励10分。

4.7 排名

展示活动成绩取两轮的总和为最终展示活动成绩。如果总成绩相同时,按以下顺序决定排名:

1)单轮成绩较高者排名靠前。

2)两轮用时总和较少者排名靠前。

3)重置次数较少者排名靠前。

4.8 评分表(附件一)

附件一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越野行动评分表

队伍(编号)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未尽事宜,以最新发布细则及现场公布为准!